追寻南通的蓝
本帖最后由 袁家瑞 于 2025-6-25 11:13 编辑追寻南通的蓝
第一幕、时间:清晨 地点:大学校园摄影社团活动室林小夏:“大家快看!全市摄影大赛开始了,这次的主题是‘南通的蓝’!”陈默推了推眼镜,凑过来仔细看着传单上的内容。苏晴也好奇地凑过去。苏晴:“南通的蓝?这可有点抽象啊林小夏:“就是因为抽象才有意思嘛!我们可以用镜头去发现南通独特的蓝色,肯定超有意义!”陈默:“我觉得可以试试,说不定能拍出不一样的东西。”林小夏:“那我们就组队参赛!这几天我们走遍南通,寻找最能代表‘南通的蓝’的画面!”三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期待,纷纷点头表示同意。第二幕、时间:上午 地点:狼山景区
林小夏(深吸一口气):“狼山可是南通的标志性景点,这里肯定藏着我们要找的蓝!”他们沿着山间小路向上攀登,沿途拍摄着山间的树木、岩石和偶尔飞过的小鸟。当他们来到半山腰的一个观景台时,眼前豁然开朗。远处的江面波光粼粼,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蓝色的光芒,与天空相接,形成一幅绝美的画面。陈默(迅速架起相机,调整参数):“这个角度的蓝色太美了,江天一线,很有层次感。”林小夏和苏晴也赶紧拿起相机,从不同角度拍摄着这迷人的景色。突然,一阵风吹来,云雾在山间流动,原本清晰的画面变得朦胧起来,蓝色的基调中又增添了几分神秘。苏晴(惊喜地):“快看!云雾中的蓝色更有韵味了!”他们不停地按动快门,记录下这瞬息万变的美景。第三幕、时间:下午 地点:南通博物馆结束了狼山之行,三人来到南通博物馆。一进入博物馆,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。他们在各个展厅中穿梭,寻找与 “蓝色” 相关的展品。在一个展示南通传统纺织工艺的展厅里,他们被一块蓝色的布料吸引住了。布料上有着精美的图案,蓝色深沉而古朴。林小夏:“这蓝色好特别,应该是南通特有的蓝印花布吧。”苏晴:“对,蓝印花布是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种蓝色是用植物染料染成的,很有历史底蕴。”陈默:“把这种传统工艺的蓝色拍下来,能体现南通的文化特色。”他们一边拍摄,一边听着旁边讲解员讲述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故事,对南通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。第四幕、时间:傍晚 地点:濠河景区夜幕降临,濠河两岸华灯初上。三人沿着濠河漫步,欣赏着夜晚的美景。濠河的水面倒映着岸边的灯光,呈现出一片梦幻的蓝色。苏晴:“没想到夜晚的濠河这么美,这蓝色就像童话里的一样。”林小夏:“我们赶紧找个好位置拍摄,这种夜景太难得了!”他们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,架起三脚架,调整相机参数,开始拍摄濠河的夜景。陈默专注地盯着相机屏幕,不断调整角度和曝光时间,试图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。突然,一艘游船从河面上驶过,激起阵阵涟漪,灯光在水面上摇曳,蓝色的光影更加灵动。林小夏:“快拍!这个瞬间太棒了!”他们全神贯注地拍摄着,直到夜色渐深,才心满意足地离开。第五幕、时间:次日上午 地点:南通老街三人在南通老街上闲逛,寻找新的拍摄灵感。老街的建筑古色古香,青石板路蜿蜒曲折。他们走进一条小巷,看到一间老旧的画室,门口挂着一幅蓝色调的画作。林小夏:“这幅画好特别,感觉和我们要找的蓝色很契合。”他们走进画室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艺术家正在作画。老艺术家抬起头,微笑着看着他们。老艺术家:“年轻人,喜欢画画?”林小夏:“我们是摄影爱好者,看到您门口的画,觉得很有意思。”老艺术家:“摄影和绘画都是记录美的方式。你们在拍什么呢?”苏晴:“我们在参加一个摄影比赛,主题是‘南通的蓝’,这几天一直在南通到处拍摄。”老艺术家:“南通的蓝啊,这里面可有很多故事。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,见证了南通的变迁,也用画笔记录下了这里的点点滴滴。”他放下画笔,带着三人参观他的画室,墙上挂满了他以南通为主题的画作,其中很多都以蓝色为主色调。第六幕、时间:一周后 地点:摄影比赛颁奖典礼现场舞台上灯光璀璨,台下坐满了参赛选手和观众。林小夏、陈默和苏晴紧张地等待着比赛结果公布。主持人:“下面公布本次摄影大赛‘南通的蓝’主题的获奖作品!获得一等奖的是 ——《蓝韵南通》!”三人听到自己的作品名称,激动地站了起来。他们走上舞台,接过奖杯和证书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林小夏:“感谢这次比赛,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南通。更要感谢在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,特别是那位老艺术家,他的故事和启发让我们的作品有了灵魂。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奖项,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彼此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。我们会继续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!”
页:
[1]